DQZHAN訊:“庫存”訂單大跌!新造船市場遭“疫”外沖擊
新冠病毒疫情對新造船市場造成巨大沖擊,導致新船訂單大幅減少,散貨船、集裝箱船和油船三大船型“庫存”訂單總量已經(jīng)跌至17年來新低。而未來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大量船舶的交付,讓船舶市場復蘇充滿懸念。
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(BIMCO)*新發(fā)布的報告顯示,疫情導致新船訂單量大幅減少50%,而交付量卻相對穩(wěn)定,只降低了2%,受此影響三大船型手持訂單總量下降至2003年來的*低點,尤其是散貨船和集裝箱船手持訂單降幅*為明顯。
“庫存”訂單大跌!新造船市場遭“疫”外沖擊
報告稱,目前散貨船手持訂單量為6340萬載重噸,是自2004年4月以來的*低水平,與12個月前相比減少了34.7%。與之類似,集裝箱船手持訂單量在過去12個月里減少了10.3%,降至2003年9月以來*低。
油船手持訂單也出現(xiàn)了下降,但降幅相對較低,這主要是因為在過去20年里油船手持訂單量一直比散貨船和集裝箱船低很多。目前原油船手持訂單量為3630萬載重噸,比12個月前下降4.2%;成品油船手持訂單量為1210萬載重噸,比12個月前減少12%。
BIMCO指出,手持訂單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新船訂單的缺乏。BIMCO**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,訂單活動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,船東和投資者對新船的興趣不大。
隨著貿(mào)易量下降,市場復蘇遙遙無期,今年前7個月新船訂單量降幅明顯,散貨船新船訂單量較年初下降了65.6%,集裝箱船下降了37.7%,原油船下降了41.3%。成品油船成為了唯壹一個新船訂單量增長的船型領域,前7個月新船訂單量提高2.9%至320萬載重噸。
在手持訂單量的大幅萎縮下,手持訂單占現(xiàn)有船隊比例也跌至多年來*低,僅7.7%。不過BIMCO強調(diào),即使是在這個比例下,等待交付運營的在建船舶數(shù)量仍然很高,給航運市場供需關系帶來很大壓力,尤其是在前景不佳的情況下。
雖然疫情大大影響了新船訂單量,但船廠交付量卻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,今年前7個月交付量僅下降了2%,交付量遠高于報廢量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全球船隊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。其中,散貨船船隊首規(guī)模**超過9億載重噸(截止8月3日達到9.0167億載重噸),年初以來船隊增幅2.6%。成品油船和原油船船隊增幅分別為2%、1.7%,集裝箱船船隊增長了1.2%。
事實上,不但新船訂單在減少,二手船交易量也在下降。隨著世界主要拆船國放松封鎖措施, 6月和7月的船舶拆解量出現(xiàn)大幅上升。7月份全球拆船量為180萬載重噸,同比去年增加了120萬載重噸,而相較今年4月則增長了近400%。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拆解增幅較大,分別增長了80.9%和26.3%。自年初以來,已有880萬載重噸的干散貨船和152770標箱集裝箱船被拆解。
Peter Sand表示:“拆解量大幅上升,而新船訂單的減少,反映出船東對未來前景的謹慎預期。但全球船隊總運力仍在繼續(xù)增長,不容忽視的是,就數(shù)量而言,交付量仍遠遠高于拆解量,船隊供給仍然持續(xù)攀升。”“因為今年全球貿(mào)易量大幅下降,預計貿(mào)易量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。盡管訂單量萎縮將導致未來幾年船隊增長放緩,但航運市場的供需平衡狀態(tài)可能在未來許多年都難以實現(xiàn)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