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QZHAN技術訊:移頻控制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的微電網控制技術
文章針對微電網分層控制中出現(xiàn)的問題,如微電網并網轉離網失敗及存在離網“縫隙”,在離網轉并網過程中存在合閘沖擊等問題。提出移頻控制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的微電網控制技術,并搭建了20kW,400V微電網物理模型系統(tǒng)進行實驗驗證。驗證了采用該方法可以實現(xiàn)不依賴通信,無MGCC,由儲能裝置與DG自主并聯(lián),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的微電網系統(tǒng),可以實現(xiàn)微電網并網轉離網無縫切換,離網運行能量平衡,離網轉并網的無沖擊并網。
0?引言
分布式發(fā)電(distributed generation,DG)接在用戶側附近,采取就近發(fā)電、就近并網。DG接入配電網,當電網擾動或故障造成電壓頻率異常時,要求DG退出運行,避免DG接入對配電網**運行造成影響。為解決DG接入配電網的矛盾,充分發(fā)揮DG優(yōu)勢,Lasseter B提出了微電網(micro-grid,MG)的概念,MG是指由DG(含光伏、風機等DG)、儲能裝置、負荷和控制裝置等組成的具有自我控制、管理和保護的自治系統(tǒng),既可以與配電網并網運行,也可以孤島離網運行,MG技術是有效利用DG發(fā)電的技術途徑。
微電網控制方式主要有主從控制、對等控制、綜合分層控制3種控制方式。
1)主從控制。在微電網離網運行時需要主電源(儲能裝置)由P/Q控制模式轉換為V/f控制模式,在并網運行時又需要主電源(儲能裝置)由V/f轉換為P/Q控制模式,采用主從控制的微電網在孤島發(fā)生時,會出現(xiàn)“有縫”切換,盡管使用快速電力電子開關可以縮小“縫隙”,但不能完全做到“無縫”切換,同時儲能裝置電池不能長期支撐離網運行中系統(tǒng)大的負荷,在負荷較輕時,也不能長期處于充電狀態(tài),需要依賴通信的綜合分層控制實現(xiàn)能量平衡。
2)對等控制。各個DG根據接入點的電壓和頻率,采用Droop控制并參與微電網離網運行時的電壓和頻率調節(jié),采用Droop控制可以不依賴通信,但微電網在離網運行時如何保持電壓和頻率的穩(wěn)定性是需要繼續(xù)解決的問題。
3)綜合分層控制。把微電網分成能量管理層、協(xié)調控制層、就地控制層的三層控制結構,依賴協(xié)調控制層的微電網控制中心(micro-grid control center,MGCC)集中管理各個DG、儲能裝置、負荷,實現(xiàn)微電網離網能量平衡,是目前微電網普遍采用并具備商業(yè)應用的一種成熟技術模式,但分層控制依賴通信,結構復雜,且技術指標不高,存在“有縫”切換、非計劃孤島過電壓、并網合閘沖擊等問題。本文結**用綜合分層控制方式微電網工程,分析其存在的問題;提出移頻控制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的微電網控制技術并進行實驗驗證,實現(xiàn)不依賴通信、不增加控制設備、僅由儲能裝置與DG實現(xiàn)自主并聯(lián),是一種*簡單物理結構的即插即用微電網方案。
1?微電網分層控制的主要問題
微電網分層控制結構如圖1所示,把微電網分成能量管理層、協(xié)調控制層、就地控制層的3層控制結構。能量管理層實現(xiàn)配電網中多個微電網能量管理;協(xié)調控制層由MGCC集中管理各個DG、儲能裝置、負荷,響應能量管理層的調度管理并協(xié)調就地控制層設備,實現(xiàn)微電網的并網運行及離網運行控制;就地控制層由分布式電源、儲能、負荷控制器以及智能終端等設備構成,實現(xiàn)數(shù)據采集、就地保護控制、分布式發(fā)電調節(jié)、儲能充放電控制和負荷控制,對于小型簡單微電網,可以簡化結構,將能量管理層與協(xié)調控制層合并,采用2層控制體系結構。
圖1 微電網分層控制結構
1.1?并網運行
微電網并網運行時,微電網通過公共連接點(point of common coupling,PCC)與配電網相連接,MGCC對主儲能電池進行管理,讓儲能電池維持在荷電狀態(tài)(state of ge,SOC)上限,盡可能多儲存電能,這樣可以使微電網在離網運行時盡可能長時間的工作。
1.2?并網轉離網
在外部電源失去時,需要從并網狀態(tài)轉入離網狀態(tài),也就是非計劃孤島;或者在計劃調度需要時,微電網轉入離網狀態(tài),也就是計劃孤島。
1.2.1?計劃孤島PCC交換功率調節(jié)
在計劃性孤島時,MGCC根據計劃調度指令要求,首先調節(jié)儲能出力,使PCC交換功率為零,儲能、各DG出力與負荷達到平衡;MGCC發(fā)出指令跳PCC開關,儲能由P/Q工作模式轉換為V/f工作模式,微電網進入離網運行狀態(tài)。MGCC調節(jié)儲能出力使PCC交換功率為零的原因是防止交換功率過大;在MG發(fā)電過多、向配電網輸送有功過大時切換,會引起微電網在離網瞬時過電壓,主儲能電源因為過電壓保護停機。
1.2.2?非計劃孤島過電壓
在非計劃性孤島時,如果MG發(fā)電過多、向配電網輸送有功過大,由于微電網能量突然不平衡,就會造成微電網還來不及切換,孤島保護過電壓發(fā)生,從而造成主儲能因孤島過電壓停機,從而使微電網并網轉離網失敗。
1.2.3?非計劃孤島切換“縫隙”
在非計劃性孤島時,如果PCC交換功率不大,孤島發(fā)生時,孤島過電壓不足以引起主儲能停機。此時檢測出孤島后,跳PCC開關,進入離網運行狀態(tài),微電網瞬間失電,主儲能經過并轉離過程,經過一定時間,主儲能電壓頻率恢復正常,從瞬間失電到主儲能電壓頻率恢復正常的時間,就是非計劃孤島“縫隙”,盡管可以采取一定措施,包括采用快速動作的電子開關縮小“縫隙”,但不能徹底消除“縫隙”,這也是目前運行的微電網普遍存在的“有縫”切換問題。
1.3?離網運行
1.3.1?電池充放電管理
離網運行時需要MGCC對主儲能電池進行主動管理,盡量多的利用分布式發(fā)電,這樣可以保障微電網盡可能長時間離網運行。在負荷較小時,由MGCC管理主儲能,把DG發(fā)出的多余電能儲存起來,當主儲能充電到儲能的上限時,MGCC限制主儲能充電,不然會引起主儲能過充電保護停機,將整個微電網“黑掉”;在負荷較重時,當主儲能放電到儲能的下限時,MGCC限制主儲能放電,采取切除負荷的方式,維持微電網運行;不然會引起主儲能過放電保護停機,將整個微電網“黑掉”。
1.3.2?分布式發(fā)電控制
微電網離網運行時,MGCC對分布式發(fā)電及負荷進行預測,根據采集到各個節(jié)點的電流、電壓、功率、開關量等信息,控制各DG及儲能的出力,實現(xiàn)微電網的離網能量平衡。MGCC通信出現(xiàn)問題時,無法進行分布式發(fā)電控制,微電網不能正常運行。
1.4?離網轉并網
微電網在離網運行期間,配電網電源恢復正常,或計劃性孤島恢復,需要微電網從離網恢復到并網運行。由于微電網離網運行時的電壓與配電網電壓存在角差及頻差,并網恢復時采取同期角度小于定值時并網恢復,盡量減少并網恢復瞬間的合閘沖擊。如果同期時合閘沖擊過大,合閘沖擊電流會造成主儲能過電流保護動作而停機,整個微電網會被“黑掉”,微電網從離網轉并網應盡量做到沖擊小,實現(xiàn)“平滑”切換。
通過以上分析:微電網并網運行、并網轉離網、離網運行、離網轉并網的控制都離不開MGCC,而MGCC又依賴通信;即便這樣,還不能解決過電壓、切換“縫隙”、合閘沖擊等問題。
2 移頻控制技術
移頻鍵控(frequency-shift-keying,F(xiàn)SK)技術是用數(shù)字信號去調制載波的頻率,在電力系統(tǒng)保護通信領域是一項應用成熟的技術,如:高壓線路保護用FSK式收發(fā)信機,額定頻率范圍50–400kHz,在4kHz額定帶寬,正常運行發(fā)送的是監(jiān)頻信號,信號頻率fG,用于信道的監(jiān)視;故障時發(fā)送命令信號,發(fā)送信號頻率fT,用于傳送規(guī)定的操作命令。高壓線路保護用載波機,采用FSK技術,在一個通道中切換5個頻率,正常傳送監(jiān)頻fG,故障時傳送跳頻fA、fB、fC、f3。跳頻fA、fB、fC分別為A、B、C相的跳頻,f3為三相跳閘的跳頻,如圖2所示。
圖2 移頻鍵控調制方式
微電網中可以借用FSK技術思想,在微電網離網運行時,借用電壓源的工頻信號,采用移頻控制技術,利用頻率信號作為通信手段,實現(xiàn)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微電網控制,由儲能裝置與各個DG實現(xiàn)自主并聯(lián),不需要MGCC,是一種*簡單物理結構的即插即用微電網控制。
2.1?頻率分區(qū)
頻率分區(qū)如圖3所示,參考0.5–100 MW發(fā)電機組的頻率偏差故障穿越要求:在47.5–51Hz內,49–50.3Hz為發(fā)電機組正常運行頻率;50.3–51Hz為發(fā)電機組頻率過高時,頻率偏差故障穿越允許運行30min;47.5–49Hz為發(fā)電機組頻率過低時,頻率偏差故障穿越允許運行30min。在微電網離網運行時,主儲能采用虛擬同步發(fā)電機技術,具有電壓源外特性,借用電壓源的工頻信號,把頻率運行下限47.5Hz調整為47.7Hz,主儲能在*大功率充電/放電時,基于SOC的下垂控制方式如圖4所示,頻率工作在47.7–51Hz內,即使功率波動再大,只要不超出儲能*大充放電功率,系統(tǒng)頻率不會超出允許范圍,解決了對等控制電壓頻率的穩(wěn)定性,具有魯棒性強的特點。具體方法是根據SOC狀態(tài),劃分成3個區(qū)域,50.3–51Hz為SOC過高充電下垂運行區(qū)域,亦為高頻故障穿越區(qū)域;47.7–49Hz為SOC過低放電下垂運行區(qū)域,亦為低頻故障穿越區(qū)域;49–50.3Hz為SOC正常下垂運行區(qū)域及SOC過高放電/SOC過低充電下垂運行區(qū)域。SOC正常傳送監(jiān)頻fG,SOC過高充電傳送高控頻fH(控制分布式發(fā)電),SOC過低放電傳送低控頻fL(低周減載切除負荷)。
圖3 頻率分區(qū)
微電網并網運行,主儲能運行下垂折線為圖4中折線1,正常運行頻率fG為49–50.3Hz,主儲能根據SOC狀態(tài)對儲能電池進行維護,使SOC工作在設定的正常范圍內。
離網運行,若SOC正常,主儲能運行下垂折線為圖4中折線1,下垂運行頻率范圍fG為49–50.3Hz,主儲能根據SOC狀態(tài)對儲能電池進行維護,使SOC工作在設定的正常范圍內,發(fā)送的是允許充放電監(jiān)頻fG信號;若SOC過高,主儲能下垂折線為圖4中折線2,下垂運行頻率為49.6–51Hz,其中fH為50.3–51Hz,充電時主儲能下垂運行在該區(qū)域,發(fā)出的是禁止充電信號,以該頻率信號調節(jié)DG發(fā)電單元的發(fā)電,詳見2.3中DG的f-P折線控制,放電時主儲能下垂運行區(qū)域50.3–49.6Hz,不再調節(jié)DG發(fā)電單元的發(fā)電,隨著電池放電,SOC恢復正常;若SOC過低,主儲能下垂折線為圖4中折線3,下垂運行頻率為47.7–50.3Hz,其中fL為47.7–49Hz,放電時主儲能下垂運行在該區(qū)域,這時SOC過低又不允許放電,以該頻率信號作為低周減載信號,負荷通過低周減載,讓主儲能工作在49Hz以上,對電池充電。在頻率允許范圍內發(fā)送不同頻率信號,以該頻率信號調節(jié)DG發(fā)電單元的發(fā)電控制及負荷控制,實現(xiàn)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微電網離網控制。
圖4 基于SOC的下垂控制方式
2.2?主儲能下垂控制折線
根據主儲能電池SOC狀態(tài),采用不同的下垂折線,分為SOC正常,SOC過高,SOC過低3種情況:
1)SOC正常。
如圖4下垂折線1所示。
2)SOC過高。
如圖4下垂折線2所示。
3)SOC過低。
如圖4下垂折線3所示。
2.3?DG的f-P折線控制
微電網離網運行,需要實時保持微電網的離網能量平衡,但DG的特性是*大能力的多發(fā)電,DG采用*大功率(MPPT)跟蹤技術,*大能力地把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,在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,即SOC過高情況下,多余的電能不能儲存,負荷又消耗不掉,這時會造成電能過多,失去能量平衡,引起過電壓,從而造成微電網離網時失去能量平衡而崩潰,這就需要限制調節(jié)DG出力,以便保持離網能量平衡。
按照GB/T15945–1995《電力系統(tǒng)頻率允許偏差》電能質量要求,正常電網頻率允許偏差±0.2Hz,設置DG限額開始頻率fs1=50.2Hz,限額終止頻率fs2=50.3Hz,為fH下限值,fH上限fmax=51Hz,微電網離網運行時DG出力按照圖5所示的f-P折線控制運行,DG控制方式采用常用的P/Q控制。
圖5 DG的f-P折現(xiàn)控制
1)*大頻率跟蹤運行:f≤fs1,DG發(fā)出的電能不會過多,不會引起過電壓,DG運行保持MPPT運行。
2)保持當前的功率運行:
fs1
3)限制功率運行:fs2
4)停止功率輸出:f>51Hz,DG發(fā)出的電能已經超出負荷的消耗,SOC過高,并且超出主儲能的調節(jié)能力上限,若不停止DG功率輸出,將引起過電壓,引起系統(tǒng)崩潰,在這一階段,DG停止功率輸出,也就是常規(guī)的DG孤島保護。
2.4?主儲能V/f控制
微電網離網運行時,存在離網能量平衡問題,主儲能在離網運行時采用移頻控制技術,根據電池SOC狀態(tài),發(fā)出不同的下垂頻率,DG根據不同頻率,控制調節(jié)出力,保持離網能量平衡。并網運行時,儲能變流器工作在P/Q模式,電網頻率是由大電網決定。儲能變流器并網采用P/Q模式,離網采用V/f模式,存在并網到離網,離網到并網的模式切換,模式切換又帶來“縫隙”問題。采用目前研究逐步成熟的虛擬同步發(fā)電機技術(virtual synonous generator,VSG),變流器與同步發(fā)電機的等效關系如圖6所示。
圖6 變流器與同步發(fā)電機的等效關系
虛擬同步發(fā)電機具有電壓源外特性,既可以并網運行,也可以離網運行,因此在計劃孤島或非計劃孤島時,仍保持并網時的初始狀態(tài),實現(xiàn)并網轉離網的無縫切換。鑒于傳統(tǒng)電網中的同步發(fā)電機具有優(yōu)良的慣性和阻尼特性,使儲能變流器在功率和頻率動態(tài)過程中具有阻尼電網震蕩的能力,使微電網離網運行的整個轉動慣量加大作用更加明顯,能大大提高微電網離網運行的穩(wěn)定性。
針對離網轉并網模式切換帶來的合閘沖擊問題,文獻[11]借鑒傳統(tǒng)同步發(fā)電機準同期并列裝置工作原理,實時監(jiān)測PCC并網開關兩側電壓差,當電壓差有效值小于閥值(文中給出10%)并網,具有與傳統(tǒng)同步發(fā)電機的同期并列裝置一致的特性。文獻[14]提出的同步電壓源(synonous voltage source,SVS)的微電網分層控制,參照電力系統(tǒng)一次調頻有差控制原理,同步電壓源控制通過對逆變器輸出功率和輸出電壓幅值/相角之間的下垂控制,使各逆變器共同承擔系統(tǒng)的負荷功率波動,參與系統(tǒng)調頻調壓,在離網轉并網時,啟動預同步控制,通過多次平移下垂曲線,使PCC并網開關兩側電壓同步。文獻[15-16]提出了采用一種基于幅值和相位逐步逼近的預同步并網技術,如圖7所示,從離網轉并網指令接收時刻起,實時監(jiān)測PCC并網開關電網側的電壓相位信息,按照設定的相位調節(jié)步長來調節(jié)儲能變流器的電壓相位值,直至兩側電壓相位同步并保持同步,發(fā)PCC合閘命令,進行并網,實現(xiàn)離網轉并網無沖擊合閘。
圖7 預同步并網
2.5?電池充放電管理
并網運行時配電網調度端對儲能進行功率調節(jié),控制儲能的充放電,保持合理的SOC狀態(tài)。離網運行時,盡量少的依賴儲能維持負荷供電,盡量多的以DG給負荷供電,同時DG多余的電能充分利用,儲存在電池中,這樣可以讓離網運行保持時間*長。為此,儲能SOC上限門檻設置80%–90%,下限門檻20%–30%。并網運行時,儲能維持在上限80%–90%,這樣離網運行時儲能能保持長時間的電量供給。
離網運行,在SOC高于上限門檻時,儲能工作在圖4的折線2,充電時為fH區(qū)域,發(fā)送的是禁止充電信號;SOC在正常范圍內,儲能工作在圖4的折線1,發(fā)送的是允許充放電信號;儲能可能隨負載消耗SOC降低,在SOC小于下限門檻時,儲能工作在圖4的折線3,放電時為fL區(qū)域,發(fā)送的是禁止放電信號。SOC與電池充放電的關系如圖8所示,表示SOC與電池充放電關系。
圖8 SOC與電池充放電的關系
3 實驗驗證
3.1?實驗系統(tǒng)介紹
為驗證本文提出采用移頻控制技術,利用頻率信號作為通信手段,實現(xiàn)無通信線互聯(lián)微電網控制,搭建了如圖9所示的微電網實驗系統(tǒng),實驗系統(tǒng)由20kW儲能,20kW負荷,20kW光伏發(fā)電構成,儲能電池采用鋰離子電池,儲能變流器采用虛擬同步發(fā)電機技術,具有電壓源外特性,下垂折線采用本文提出的移頻控制技術,并網采用預同步并網技術,光伏逆變器采用f-P折線控制技術,負荷1功率12kW,負荷2功率8kW,實驗系統(tǒng)接入電壓400V,實驗系統(tǒng)沒有MGCC,實驗內容主要有并網轉離網實驗、離網運行負荷突減實驗、離網轉并網實驗等,驗證不同工況下無通信互聯(lián)微電網控制。
圖9 無通信線微電網實驗系統(tǒng)
3.2?實驗驗證1:并網轉離網
微電網在并網轉離網時,驗證解決目前運行的微電網可能出現(xiàn)的離網瞬間過電壓及“有縫”切換問題。并網轉離網實驗如圖10所示,實驗按照交換功率*大,由微電網向配電網送電,光伏發(fā)電20kW,負荷為0,并網運行時光伏發(fā)電20kW全部通過PCC輸送配電網,儲能出力為0,此時發(fā)生非計劃孤島,光伏發(fā)電20kW轉為儲能全部吸收。圖中線?為微電網母線線電壓(390V),并網轉離網時沒有縫隙,沒有發(fā)生過電壓,實現(xiàn)了非計劃孤島的無縫切換,線?為儲能變流器相電流,孤島發(fā)生后儲能出力為0到充電電流29.8A。
圖10 并網轉離網實驗
3.3?實驗驗證2:離網運行負荷突變實驗
微電網離網運行時,驗證不依賴通信,依靠主儲能與DG配合實現(xiàn)控制調節(jié)及能量平衡。離網運行負荷突變實驗如圖11所示,正常運行負荷20kW,光伏發(fā)電出力10kW,儲能放電出力10kW,儲能放電出力加光伏出力,正好滿足負荷消耗需要,90ms負荷突減12kW,270ms后又突減8kW的情況,**次負荷突減12kW,負荷僅剩8kW,此時光伏發(fā)電10kW,超出負荷消耗,多余的2kW儲能充電,儲能由放電狀態(tài)到充電狀態(tài),**次負荷再突減8kW,負荷為0,此時光伏發(fā)電10kW,負荷消耗為0,光伏發(fā)電10kW光伏發(fā)電全部由儲能吸收。圖中線?為微電網母線線電壓390V,保持不變;線?是儲能交流側電流,電流相位在負載突變前后相差180°,電流從放電到充電(0–90ms:14.9A,90–270ms:3.1A,270ms以后:-15.2A);線?是儲能變流器直流側電壓(700V),線?是儲能變流器直流側電流(0–90ms:14.1A,90–270ms:2.9A,270ms以后:14.5A)。
圖11 離網運行負荷突變實驗
3.4?實驗驗證3:離網到并網無沖擊合閘
非計劃孤島后的離網轉并網實驗如圖12所示,微電網離網運行,帶20kW負荷,全部由儲能供電,檢測出配電網側有電壓,合PCC開關,儲能出力減小到0,負荷由配電網供電,離網到并網期間儲能無沖擊,實現(xiàn)平滑切換。圖中線?是微電網母線線電壓,保持390V不變;線?是儲能交流側電流,電流從29.6A放電到0。
圖12 離網轉并網實驗
4 結語
本文提出采用移頻控制技術,利用頻率信號作為通信手段,實現(xiàn)無通信互聯(lián)線微電網控制,僅由儲能裝置與各個DG實現(xiàn)自主并聯(lián),不需要MGCC,實現(xiàn)一種*簡物理結構的即插即用微電網控制。搭建微電網物理模型,在物理模型中,主儲能為虛擬同步發(fā)電機特性的電壓源,采用移頻控制技術,預同步并網技術,DG采用f-P折線控制,實驗驗證了采用移頻控制技術可以實現(xiàn)不依賴通信、無MGCC、由儲能裝置與各個DG自主并聯(lián)構成微電網系統(tǒng),微電網并網轉離網可實現(xiàn)無縫切換,離網運行主儲能與DG通過頻率信號實現(xiàn)自動平衡調節(jié),離網轉并網的實現(xiàn)平滑切換,具有應用推廣價值。